第四十二章 战与和

作品:《繁华大唐的背后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贞观五年七月的大朝会结束以后,李二帝下在太极宫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就是否与突厥议和一事商议,其中李二帝下的几个成年的儿子,还有宗室的三个亲王也全都参与了进来,其余的都是李二帝下的心腹大臣,首先便是魏徵、萧瑀、唐俭、虞世南、刘政会等人坚持主张议和,说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朝廷的钱粮已经使用到了极限,而主张继续打下去的则有长孙无忌、高士廉几人,皇子之中除了蜀王李恪主张继续打下去,而宗室的三个亲王,魏王李泰等人都主张见好就收,与突厥议和。

    两方人马互不相让,但长孙无忌等主站派的底气明显不足,毕竟钱粮问题迫在眉睫,朝廷存粮都不够前线大军一个月所需,不解决此事就无法继续打下去,还有太子李承乾、房玄龄等人都没有说话,李承乾是太子,一言一行十分重大,所以没有表态,而房玄龄之所以没表态是因为已经私下里和李二帝下说过自己的意见,现在只要等李二帝下的决定好了,还有一个没表态的就是魏叔琬了,魏叔琬的意见当然是继续打下去了,之所以没有出生是因为在等消息。

    之前在六月份的时候,魏叔琬就已经派人去山东,河南等地查看情况,关中地区粮草不足,而且今年秋粮更会减产也是个现实,但大唐其他地区不会这样,朝廷钱财不足虽然是个问题,但也可以解决,大不了在搞一次东市开发,毕竟有钱的人很多,他们感兴趣的除了土地就是商铺了,只不过权贵手中的钱财有限,不足以支持他们搞大动作,毕竟之前的整改投入了近千万贯钱,恐怕靠着几家人是拿不出来的,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其中具体的利益有多少,所以才没有人跟风,魏叔琬这次打算用朝廷的名义整改半个东市,再多的话恐怕就不行了,毕竟长安城的人口现在还不像中唐时期的百万人口,估计就算是整改半个东市也会产生一定的商铺泡沫,但是魏叔琬感觉泡沫不会很大,而派出去的人今天就会有回信,现在只要等到回信到来,魏叔琬了解到山东,河南等地的粮价就行,魏叔琬打算重新开启一条补给线,在洛阳、太原和济南三地设立三个转运地点,然后直接通过黄河运送到云中,这样距离前线只有百里左右,而且水路运输需要的民夫不多,粮食的消耗更少,只不过需要水师护送而已,只不过需要在三地设立转运点而使得当地负担重了一些,难免耽误百姓的秋收,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大唐的大局只能够如此。

    这是李二帝下发现魏叔琬一直没有表态,所以开口问道:‘叔琬,你主持兵部事物,为何对此一言不发,朕想知道你的意见是什么’。

    魏叔琬回答说:‘帝下要问臣的意思,臣自然是认为应该继续与突厥打下去,直到彻底打败突厥为止’。

    魏叔琬一说完,长孙无忌就诧异的看了魏叔琬一眼,其他人也感觉意外,毕竟没人想到魏叔琬也他爹魏徵的意见不同,倒是房玄龄和刘政会并不意外,几人由于突厥战事,所以经常在一起商议事情,对于突厥战和的意见也都彼此了解,哪怕最近钱粮不足,魏叔琬也没开口说过一句主张议和的话,多么艰苦都自己咬牙撑着,总是低头做事,不问不出声,没有抱怨过一句。

    这时魏徵哼了一声说到:‘黄口小儿只见,如今朝廷府库空虚,关中地区又因为缺少青壮,以至今年秋粮不足是肯定的了,朝廷拿什么去打’,每次只要问出这个问题,长孙无忌等人便回答不出,毕竟在这里强词夺理是无用的,大家都是朝廷重臣,都会拿事实说话。

    这时一个内侍拿了封信件进来,给李二帝下行过礼之后就说有户部来人交给魏侍郎一封信件,在李二帝下点头后,魏叔琬便接了过来,打开一看,是从河南来的信,信里面写了河南今年风调雨顺,秋粮肯定丰收不说,而且粮价比关中要低,一石粮食的价格两百文就可以,很多商家手中都有大量存量,虽然山东的信件未到,可现在魏叔琬心里已经有底了,只要河南的粮草充足,其余的都好解决,哪怕山东地区粮草不足,也可以在支持大半年。

    于是便像李二帝下说道:‘请帝下恕臣放肆了,魏大夫所问其实是两个问题,关中无粮,可其大唐疆域广阔,其他地方却有粮食,至于转运粮草消耗巨大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魏叔琬来到地图边上指着地图上的开封说道:‘帝下和众位大人请看,开封在黄河边上,而此时阴山前线距离云中仅有一百五十里,朝廷可以在开运设立一个转运地点,从河南收集粮草转运至云中,然后再从云中运往阴山前线,而且水路运输消耗不大,从开封到云中走水路十几天就可以,朝廷只需组织百条千石大船,一个月便可运输十几万石粮草,再派水军一路护送至云中,必可万无一失,臣此前分别派人前往河南和山东查看,河南本就是产粮大省,而且今年风调雨顺,定能丰收,而且现在河南粮食充足,足够支撑前线大军使用数月,如果山东也是如此,那么就可以两路运输,一切就更不是问题了,至于府库钱财不足的问题,臣也想到了办法,只要帝下下旨,准许臣全面整改东市,臣便可在一个月为朝廷收入三百万惯以上的钱财,请帝下决断’。

    等到魏叔琬说完,李二帝下只觉得精神大振,看着地图上的黄河河道,又仔细看了云中到阴山前线的距离,觉得此事非常可行,如魏叔琬所说,河南一直是产粮大省,而且最近几年都在修养生息,足以支持大唐继续打下去了,而且以魏叔琬的为人,他既然说整改东市可以为朝廷收入三百万贯钱,那就一定可以做到,如此朝廷连河南的税负都不需要增加,就这三百万贯钱就可以支持大唐再打一年了,于是马上就做出决定,按照魏叔琬所说,在开封设立大军转运点,为前线转运粮食,而且像前线传令,让李靖想云中地区派遣人马,并在云中驻扎大军,以后前线补给就直接发到云中,又下旨给魏叔琬让其全权处理长安城东市的整改,为大唐府库筹集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