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玻璃钢渔船 带家人去农场

作品:《我在明末改造沙漠

    单海文在等这些简单滴水文资料完成后,他好去采购船只。限于收取重量,只能分段收取,然后在这边进行焊接组装。

    同时也在地星查看关于船只的大致信息资料,按照水文资料,购买多大的船只,以及使用哪种船型,最有性价比。

    造木船,可别想了,如今的这一片地域除了有些快要枯死的矮灌木,根本没有森林。收购回来的那七八条木船,根本无法大用,全是些快到使用年限的老旧货,估计再有个一两年,就只能劈柴烧了。而且还都是些千儿八百斤载重小不点。羊皮筏子倒是不那么缺乏,想要短时间内运输大量物资和士兵却不行。

    选来选去,单海文仍然没有头绪,在十月十号以前,他手上的一千万专用资金,大部分还要用来采购粮食医药等物资以补充不足,可以腾出来购买船只的资金最多不能超过两百万。而他的部队要在十一月十六日准时抵达大同卫一带,商队必须在十一月初五左右出发,才能不耽误时间。至于黄河上冻的日期,大概在十月底到十一月上旬才会彻底上冻,能够承受住车辆通行,怎么也要到十一月中旬。

    到那个时候大部队渡河就不会有问题。提前可以利用冲锋舟木船,羊皮筏子送一部分精锐过去,侦察和策应部队渡河。

    无论是渡船还是渔船,目前需求的不是大吨位,明珠城地处内陆沙漠,除了黄河这条较大的河流上需要使用船只外,几乎没有使用船只的地方。除非他明珠城的势力扩展到海洋,才会有大型船只的需要。

    眼下,只是为了两岸交通方便,载重不超过五十吨的小货轮,或者货运驳船即可。

    再说了,明珠城没有一个识水性的,全是旱鸭子。

    要想训练出来一帮子水手,还得从黄河两岸寻找。还不如,定制几条小型驳船和渔船,等护城河挖好后在护城河里慢慢练水性来的好一些,大不了把护城河挖宽挖深就是。

    查询了几番,才让港城的公司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寻找愿意接订单的造船厂,如果有,便采购一两条货船的组件回来带到胜州去自己焊接组装。

    但是,再度寻找可以快速运输物资的小船和冲锋艇,却没有合适的选项。按照他的想法,最小的快艇或者冲锋舟,船体本身净重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斤,无论是充气艇,还是玻璃钢,最小的船体净重都在一百五十公斤,可他的收取质量只有一半,但是玻璃钢冲锋舟总不能截成两截带过去吧。

    实在不行只能考虑浮桥了。但是浮桥这玩意,更难!也更费工夫。

    无意之下在搜索玻璃钢冲锋舟修补技术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玻璃钢这玩意的制造竟然简单得很!

    用木头做龙骨船模,再用玻璃纤维覆盖,涂抹合成树脂,一层层覆盖涂抹,干透后就可成型,安装上船外机,基本就能使用。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

    但是如果自己把铝合金或者说钢材制作龙骨船架,船壳用木板,内外面涂抹玻璃纤维革合成树脂,虽然说重量会增加不少,放大一些船身长宽度,在上面加上栏杆保护乘员,使用一台两百匹马力船外机,可以轻松驱动十二米长的玻璃钢船。

    让工人们按照视频的尺寸制作出来船模,再按照标准放大,先制作一条十二米长渔船出来试一试,如果可行,先造他个二十条出来,用与平时使用,以后巡逻河道也用得上。

    想到这里,单海文就坐不住了,让港城公司的人员咨询制造玻璃钢渔船的所有技术和材料以及最佳方案。他也知道这些技术并不值钱,在网上一搜一大把,不管怎么说,正规的单位终究严谨一些。第二天一早,玻璃钢渔船的所有技术资料,和不同规格的船只所需材料数量报价就传到了单海文的手机上。

    也没有耽搁时间,吩咐让公司那边直接购买三十条十二米,三十条二十五米规格玻璃钢船的建造材料运到仓库里。

    他则抓紧把万和贸易采购来的物资收入秘境世界,两天后赶往港城。又是一番忙碌。

    在港城停留了四天时间,除了把港城采购的一些敏感物资收入秘境,还又弄了一部分南方瓜果,海鲜。临走时又带走了两百万的各种油料。

    完成所有任务后,马不停蹄赶回连州,紧急采购了一部分硬木材,以及两百吨煤炭。直到到了胜州才想起秘境世界里煤炭的库存只剩下十几吨,不得不紧急采购。

    又在连州耽搁了两天,才把煤炭弄好。

    中间回到胜州,召集了五十名工人,和百十名学徒,开始学习并制作第一条玻璃钢渔船。

    到了九月中旬,单海文才算是把他能想到的事情忙完。

    一众人等都在忙碌,也就有了不多的一段闲暇时间可以回家陪陪老婆孩子。

    刚好正是金秋时节,两个孩子也十个多月,已经可以跌跌撞撞地学会走路,简单滴说话已经能让人分清楚。

    农牧场那边也需要过去一趟,家庭酿酒坊里已经开始制曲,只等新粮与药材入库便可以开始酿造。

    跟一家人商量了一番后,无论是单父单母还是海文静都没有去过自家的农场。单海文一提,便得到了所有人的赞成。可惜,海父前段时间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小腿骨折,来不了,不然,他才是最需要去的人。

    给包特尔打电话让其收拾几间房子出来,免得去了农场还没有住的地方。

    忙碌了一天多,一家人驾驶两辆车开始上路出发。

    不足一千二百公里的路程,一路上游山玩景,走马观花,反正也是旅游,不紧不慢地花了三天半时间,才到达农场。

    下了国道,便是一条长约三公里左右的沙土路。

    望着土路两侧的胡杨梭梭,单父有些疑惑。“小文,我看这路两旁的胡杨长得挺好的呀,不像是缺水的样子,怎么这里还是沙漠?”

    一边注视着道路,一边回答:“这条路两侧五十米内的植被绿化都是由咱家农场负责,自然会长的好一些,毕竟咱农场里还有个小湖泊呢。现在这条路大约有三公里,听旗里说,明年春季会出资硬化。咱们只负责咱们农场外面五百米道路的硬化投资,后面的维护由旗里负责,前段时间,听旗里的意思,想让我也把这三公里范围内的沙漠也承包下来,直接与国道接壤,我还在犹豫呢,毕竟咱家的农场才建立两年多不到三年,成本都还没有收回来,再增加投入,负担就略重了,我又不愿意贷款。这一片沙漠的面积可是不小呢,投入的话怎么也得一千多万。顶得上咱家农场两个了。政府的意思,是可以提供低息贷款扶持,一来增加就业,二来便是政绩了。资金充裕的前提下,我倒是愿意,但是贷款,就算了,银行那帮人我信不过。”

    “嗯,咱有多大能耐,便揽多大的活,没有必要担风险。”

    “再说吧,反正咱也不着急。”两人说话间,土路结束,驶上了混凝土路面。

    “老公啊,越靠近农场,这两边的树长势越好呢。”

    “那肯定啊,要不然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外面的又不属于咱家,费太大的劲也不划算不是。”

    “前面就是咱家农场大门了!”

    速度降下来,单海文掏出遥控器,伸缩大门便吱呀呀朝两侧收回,露出空间。

    两辆车驶入,顺着门后的道路前行约千米,便到了农场大院。

    包特尔带着两个助手早已站在大院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