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运河上的那些事(二)

作品:《重生康乾做帝师

    虽然以前在现代的时候,黄义德并没有收过任何贿赂,但对此他并不陌生。当然了,他之所以没收过任何贿赂并不是因为他不想收,而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公务员,连干部都不是,相收也没人给啊!

    提起贿赂,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的就是一个词——腐败。记得自己穿越之前,我们国家正在大搞反腐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不是腐败就能因此被根除呢?其实这个答案大家心里面都很清楚,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贪婪是人类的本性!虽然这种本性可以被压抑住,但要想杜绝那是不现实的。这在无论哪一个国家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看政府的监督是否到位,各方面的法律是否公正透明。如果政府做的好一点,那相对来说贪污腐败的事情也就会相应减少。反之,如果政府监管不利,那整个官场都会被彻底腐化。

    明朝的朱元璋够狠吧!对官员动辄就是剥皮凌迟,但由于给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还是不能改变官场上的贪腐之风。而且由于定的官员俸禄实在太低,导致以后的官员如果不贪污的话几乎就会饿死,所以明朝越是到后面这贪腐之风越是严重。因此明朝后来的灭亡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小冰河的到来,清朝的崛起等等因素,但老朱订下的俸禄过低也是一大主因。

    朱元璋是农民出生,他亲眼目睹朝廷贪官污吏如何贪赃枉法,他们的倒行逆施激起民愤从而助推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加速了元朝的灭亡。他深知官吏廉洁是朝廷统治的基石,整个王权的千里之堤往往就溃于基层官员的贪污腐败。因为这些底层的官员才是是朝廷政策的执行者,整个国家决策能否贯彻都要看下面的官员做的是否得力。因为他们与老百姓接触最多,如果他们的行为不节制,势必会将民怨积累,沸腾的民怨会在恰当的时候像火山一样爆发,整个王朝有可能因此而解体。加上他深知百姓的不易,所以对老百姓的统治还是相对比较关心的。于是朱元璋便立下重典要惩治贪官,从历代酷刑中明朝对贪官的惩罚算最严酷的。当时有一个杭州知州贪污国家库银被举报查处,结果被判处剥皮实草之刑。所谓剥皮就是在活人身上浇满滚烫的松香,人就被活活烫死,待松香冷却之后将整个皮囊剥下来。剥皮之后用稻草填塞其中,然后置于继任者的官位之侧以惊醒后任。其手段之残忍列为酷刑之首。

    后来又有一个兵部员外因贪污军饷,被施以凌迟处死。何谓凌迟呢就是用锋利的匕首之类的小刀,一刀一刀的割受刑者,从面部到身体。整个行刑过程鲜血淋淋,惨绝人寰。受刑者痛苦不宜,旁观者也心惊胆寒。此类受刑者多数都因失血过多而死,其血腥程度列为酷刑之首。可怜的贪污者还未及享受非法聚敛的钱财便已经是命丧黄泉,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永乐年间陕西巡抚贪污赈灾款项,导致招受旱灾蝗灾的陕西灾民流离失所,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而陕西巡抚却借赈灾之名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一时民怨沸腾狼烟四起。永乐皇帝派钦差督办此事,查明巡抚贪污的罪行之后即处以梳洗之刑。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把犯人剥光衣服,裸体放在铁床上,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

    明朝的这些酷刑确实是历代中首屈一指的,其血腥和残忍都令人发指,别说亲历就是耳闻也足以令听者胆寒。照说如此重典是有很大的震慑力的,足够让那些贪官胆寒的。但事实如何呢?我们纵观整个明朝历史,贪官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巨贪九千岁刘瑾,家里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富可敌国,其被抄家之后盘点整个家业,居然高达整个国家税收的十倍之多。从中央到内阁,从巡抚到知县他们无不是硕鼠巨贪,巧立名目乱摊派,明目张胆的索贿买官卖官。上行下效,不但官员如此,下面普通小吏也借手中权利大肆贪污。吏治腐败国家机构臃肿,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病入膏肓了,即便是崇祯想励精图治也已经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了。也就难怪崇祯皇帝最后会悲催的喊道——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实在是无奈之后绝望的呐喊啊!

    那么明朝是这样,那传到清朝的时候,这情况是不是也这样呢?

    可以这么说吧,吏治是每朝每代的头等大事!清朝自然也不例外,但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清朝官员的贪污腐败的情况比明朝要好许多。当然,清朝也有贪官,后世乾隆朝的大贪官和?号称史上第一贪,年收入能够和乾隆皇帝相比较。简直有点和乾隆皇帝平分天下的感觉!黄义德忍不住在大脑里脑补了一下——乾隆皇帝每赚一两银子就有五钱银子流入了和?的口袋。当源源不断的税银流入国库的时候,国库下面直接通了一根管子,使得一半的银子流入了和?的金库。一想到这个场景,黄义德忍不住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说句心里话——黄义德其实也不想做贪官,但如今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就像这个小小的清水闸,每天都能收到一些孝敬。如果你想做一个两袖清风的清官,拒绝接受这些孝敬。那你自己是高尚了!但上面的上司会不满意,因为每个月孝敬给他们的那一份银子没有了。底下的这些闸夫也不会满意,因为他们的那一份也没有了。虽然分到他们手里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也足够补贴家用了。

    想想看——如果黄义德真要做这个清官,那上面的上司不会满意,底下的下属也不会满意。结果到了最后,他这个闸官肯定当不下去。与其如此,不如和光同尘。

    而且现在黄义德家里也急着用钱,家里的娘亲和弟弟妹妹正在等米下锅。虽然自己的俸禄已经能够养活他们,但还是会显得紧巴巴的。要想过好日子,这孝敬必须得收!要想在官场很好的混下去,那这孝敬更需要收!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做一个贪官很容易,做一个清官真的很难很难。现在黄义德只是一个芝麻小吏,所以还是按照老规矩办。

    最近来往清水闸的商船挺多的,所以这个月的孝敬收的不错。在打点完上上下下的人员之后,最后落入他腰包的那份孝敬竟然还有47两银子之多。一想到家里现在比较困难,他立即派了一个手下拿着30银子给家里面送去了。以前那是没办法,现在自己有能力了,那这个家还是需要照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