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运河上的那些事(三)

作品:《重生康乾做帝师

    这当官的日子过的还是挺开心的。在清水闸上呆的时间长了,许多衙门公务也很熟了,黄义德的时间反而变得轻松了。平日里李金生管理那些闸夫,管的还是挺好的。毕竟这家伙是清水闸的老人,根基比较深。用这样的人还是比较顺手的,黄义德也乐呵呵的从繁重的闸官事物中脱身开了。平日里除了碰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才需要他这个闸官出马,一般情况下李金生这个闸夫大头目还是搞得定的。

    这样一来,黄义德的生活可就悠闲了。早上起来之后他会跑跑步,然后锻炼一会儿身体。锻炼之后就是吃早饭,然后再看一会儿四书五经。要想在一个封建王朝里面混出一个前途,那不读书是绝对不行的。黄义德也不指望自己能够在考场上过五关斩六将,但多学一点总是没有错的。加上以前黄义德已经进学好几年了,论基础还是有一点的。

    学习温书的时间是一个时辰,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两个小时。别看四书五经的字数不是很多,但里面的内容和哲理还是很丰富的,不然也不会变成天下读书人必读之物。现在黄义德的学识也就一般,以后他还会加强八股文的写作和辨识的能力,再往后还要读一读诸子百家。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清两代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文。

    黄义德以前对八股文的认知很简单——封建王朝一种有点白痴的考试方式。但真正认识到八股文之后,他发现事实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其实八股文不过是一种文体的形式,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而且说实话——由于八股文要求严格,能够写出一手精彩的八股文的学士必定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而且八股文本身就是一种依据考试需要而产生的文体,那么自然就有着诸多的限制。但如果就考试而言,那其实也没有错。如果不制定严格的格式,那许多文章根本就无法辨别输赢。当然,这也必然限制了许多不精通八股文的学子的仕途之路,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好像以前黄义德在上学的时候一直不知道自己一个好好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英文,而且还上升到了和语文一样重要的程度。多少人就是被英语毁掉了梦想和前途,但现实就是这样!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情?每个时代不一样,自然会有一些时代的局限性。

    而且黄义德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物,他要想活的更好,那就只能去适应这个时代。在没有穿越之前,黄义德也曾经看过不少的穿越。看的时候,看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许多的网络作家写的那叫一个好,好像能够把自己代入主人公一样。当时黄义德感觉自己身上也会有一些中主人公的影子,万一有机会穿越之后那肯定要干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当他真的穿越到这里之后,他才发现事实完全就不是那样。还好他是魂穿,否则肉身穿越的话,那光一个辫子问题就有可能让他掉了脑袋。

    以前黄义德也曾经思考过清朝的这个辫子问题,想的时候总会愤慨的骂上几句。毕竟这个猪尾巴伴随国人长达两百多年的岁月,感觉还是挺不爽的。但后来他真穿越之后,做了一个假设游戏,结果真的很神奇!

    如果同样是肉身穿越的话,穿越到清朝和穿越到明朝会有怎么样的区别?他对此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以他从自己以前看过的无数穿越文当中提取的描述结果来看——穿越到清朝如果没有辫子可以有以下几种应付的手段。第一种是谎称自己是刚还俗的和尚;第二种是躲在无人的深山或者荒岛、森林之类的偏僻之地躲一阵,等长出长发再说;还有一种就是说自己是海外归国,说自己是特地回归清朝进行一场寻根之旅。至上从表面上看——穿越到清朝的话,没有辫子也不一定死,只要以后留一根就行了。当然,万一你很倒霉的遇上一些酷吏的话,那结果自己想了。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有出路的。

    那如果你肉身穿越到明朝会怎么样呢?许多网文写的很好,但事实肯定没有他们写的那么美好!明朝的户籍制度非常严格,如果你没有户籍那就是黑户,而黑户的下场往往很惨。坐牢充军还是小事,就算杀头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那许多人就会说了——就说我是移民过来的,这总行吧!呵呵,可惜事实很残酷——说这句话只会让你死的更快。在明代是禁止百姓迁移的,除非你拿到官府衙门出具的文书,否则你一辈子就只能在当地的一个小圈子里面转悠。而一般的老百姓基本拿不到文书,一辈子也就在老家附近转悠,说穿了就是被朝廷圈养了。只有读书的士子和经商的行商比较容易拿到文书,一个是因为朝廷对他们有优待,另一个是因为有钱。

    你想想——如果你穿越到明朝的某一个县里面,一没有户籍,二没有通关文书。就算你躲在穷乡僻壤,官府抓不到你。但这也代表你一辈子基本上就在这个小角落里困死了,不要说什么宏图大业了,就算不饿死都已经万幸了。

    想想明朝的军户,爷爷是军户,老爹还是军户,轮到自己了还是军户。就算传到十八代子孙,那还是军户。除了军户之外,还有民户和贱籍之分,不同户籍的老百姓是不能通婚的。这是明朝的国策,执行的也很严格!而到了清朝入关之后,不仅老百姓落户入籍变的很容易,而且废除了贱籍,并且逐渐开始允许老百姓跨地域的移动,放松了老百姓身上的人生枷锁。

    我们先不说明朝和清朝到底哪一个更好?因为不同朝代都有不一样的情况,很难进行客观的评价。但至少从户籍制度上来说——清朝对老百姓显得更加的宽松和自由。大家可以想想看——老朱能够把自己的子孙后代当成猪一样圈在封地之内,对老百姓能例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