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唐霸竖反旗

作品:《重生康乾做帝师

    急匆匆的赶到雍亲王府,但这次四爷并没有见他。黄义德在府外等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而且还准备继续等下去。这传过来的消息太过惊人了,不问清楚,他心里不放心。

    “黄兄弟,你还是走吧,主子不想见你。”田富荣对黄义德说道。

    “田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黄义德一脸苦楚的问道。他现在心里真的是有点七上八下的,好好的一件事情怎么闹出了这么多的麻烦。先是银子被抢,现在又闹了这么一出大戏。这让他感到自己这段时间是不是走背运啊!

    看到黄义德还不想走,田富荣先是朝两边看了一下。然后拉着黄义德走到了一个角落里,靠在他的耳朵边上小声的对他说道:“黄兄弟,你还是快点走吧。今天主子不太高兴,你小子可是给主子惹上**烦了。”

    “田哥,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弟我现在心里面一点底都没有啊!”黄义德有些心虚的问道。

    “具体什么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我只是听三总管嘀咕了一句——说你给主子惹**烦了。加上最近传来了土匪做乱的消息,主子正为此而头疼呢。你老实告诉我——这件事情是不是与你有关啊?”田富荣小声的问道。

    一听他的这些话,黄义德就知道他的确对这些事情不太清楚。想想也是,既然四爷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他自然也不会乱说。而且这个田富荣虽然能够在他面前摆谱,但在四爷眼中也不过只是一个看门的门子,哪怕他是门子的头头,那也依然只是一个门子。像这样重要的事情,又怎么会和他说呢!一想到这里,他自然不会给他透露实情了。和他说这些事情,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嘛。

    “我怎么会知道!田哥,你想想——我要是知道的,也不会问你了!”

    “嗯,你说的倒也是啊!”田富荣挠了挠头皮说道,他也有些迷糊了。

    。。。。。。

    既然四爷现在不想见自己,那黄义德只能无奈的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之后,他左思右想之后还是不放心。于是他开始想尽办法打听土匪造反的事情,为此还买通了几个人,花了几十两银子,总算是知道了一些事情的详细情况。其实说起来这也已经不是什么绝密新闻了,毕竟这次的土匪造反闹的动静已经挺大的,已经攻克了几座县城。只要是有些门路的官员,基本上都已经听说了这件事情。

    话说自从黄义德把事情告诉胤?之后,这位四爷转手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他的舅舅隆科多去办。这隆科多身在京城,又是朝廷重臣,他自然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剿灭这股土匪。所以他又给自己手下的一个小弟陆衡传了一句话,让他去办这件事情。

    陆衡是武进士出身,现在担任游击一职,也算是官位不小了。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到到了清代,武举制度进入了空前鼎盛的时期。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清代的武举的程序其实和文举科考差不多,考试大致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第一是是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第二是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第三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第四就是殿试了,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分出等级,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朝廷对武举的重视一方面让许多身处江湖的有志之士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二来也给国家寻找到了许多的人才,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地位。不过由于历代朝廷均重文轻武,而且朝政是掌控在文官手里的。所以虽然在清朝的时候武官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比起同等级的文官还是有所不如的。于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寻找靠山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没有靠山的话,不仅容易被人欺负,就连升官也轮不到自己啊!因此基本上只要是有办法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找靠山,拜码头,这已经成为了为官之道的重要准则。毕竟任人唯亲自古就是人类的本性,只要还有欲望存在,那就很难改变。无论这个官员是好?是坏?是贪官还是清官,这一点其实都是一样的。其实想想也是——如果你有权的话,肯定会提拔自己人,难道还会去提拔不想干的人吗?

    陆衡接到了隆科多的命令之后,心里面很是重视。他立即就派手下的一个千总带了一千人的军队前去攻打这个黑狼寨,为了保险起见,还带着四门大炮,本来这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绿营兵的战斗力正是鼎盛时期。虽然陆衡所在的游击衙门地处直隶行省,也算是位于天下腹地之内,所以平日里的操练相对松懈一些。但他的绿营兵基本上还是满员的,吃空饷的情况比较少,加上有定期的训练,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哪知道这个带队的千总是一个自大的白痴,看不起人家黑狼寨。照他的话讲——一个小小的土匪山寨,本官随便几炮下去,那些土匪就已经灰飞湮灭了。由于对黑狼寨太过轻视,这家伙并没有布置出战斗状态。连前哨都没有派出,结果被黑狼寨提前设下埋伏,搞了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黑狼寨的寨主已经经营黑狼寨几十年之久,人家都已经传了父子两代了,自然有他们自己的眼线。这个自大的千总一路上的行踪都在黑狼寨探子的眼中,加上轻敌大意,结果自己丢了小命。而黑狼寨的寨主唐霸在消灭这股清军之后,他就已经知道这次的事情不能善了了。毕竟你消灭几个或者几十个清兵还好,你一下子成建制的灭了人家一千人,那朝廷能放过他吗?而且这些人本身就是来消灭他们的,所以唐霸就反了。

    他夹带着大胜清军的威风,加上有了来自清军的四门大炮,快速整合了黑狼寨附近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土匪山寨和附近的一些村寨,手下的人数迅速突破了一万人,有可战的兄弟超过了四千人。

    于是他立即带着这四千兄弟接连打下了附近的两个县城,同时疯狂扩军。当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这位黑狼寨寨主已经是坐拥三县的军阀了。占有了三个县的土地,另有人口将近有二十万之多,手下的土匪军队已经扩张到两万余人。由于地处直隶和山东边界,距离京城不远,这动静闹的这么大,自然是震动了朝野。现在胤?正在忙着把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摘出来,先想办法把这群土匪给消灭了。至于黄义德,他现在根本就没心思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