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下一个目标

作品:《重生康乾做帝师

    唐霸这个家伙别看为人粗鲁,但也是胸中很有城府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清军派出大规模的军队准备去剿灭他,他或许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土匪山寨的寨主。但物是人非,一转眼他竟然成为了一个反贼首领。他坐在故城县县衙的大堂上,手掌轻轻的抚摸着太师椅的把手,心情显然不错。

    这个位置本来是故城县知县的知县宝座,但现在那个倒霉的知县脑袋已经吊在了城楼的门上示众,以此震慑乡里。

    “呵呵,没想到我唐霸也会有这么威风的一天!这把椅子坐起来真是挺舒服的,不知道康熙老儿的那把龙椅是怎么样的?坐起来到底舒不舒服?”唐霸眯着眼睛胡思乱想着。这家伙也真敢想,才占领了三个县城就已经想着要登龙椅了。不过好好想想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古代敢造反的人哪一个不想做皇帝!不要说正常人了,明朝的几个太监都敢私下里督造龙袍,渴望过一过做皇帝的瘾头。由此可见这龙椅的诱人之处!

    “禀报寨主,探子回报——有6000清军已经朝我们这里扑过来了。”一个小喽????娜斯蛟诘厣纤档馈?此?难?泳椭?溃?馐且桓鎏匚褚谎?慕巧??亲?盼?瓢允占?饫辞楸ǖ摹?p>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寨主。属下告退。”

    等人下去之后,唐霸心想——清军来的好快啊!别看这次来的只是6000清军,可一旦等到大清的这台战争机器运转起来,源源不断的兵马就会朝他扑过来。虽然他并不清楚清廷在直隶省和京师一带到底驻扎了多少大军,但以他的估计——在这一片地区最少不会低于三十万大军吧。一旦引起了朝廷的重视,迎接他的必然是雷霆万钧般的打击。毕竟他现在可是在直隶省兴兵作乱,这无疑是打在了朝廷的痛处上了。毕竟直隶省是护卫京师的要地,那是万万不能出乱子的!

    “不行,我必须转移到别的地方。这直隶地界虽然不错,但可惜太扎手了。我必须转移出去,一方面可以找到自己的战略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的。没办法,自己的底子还是薄了一些。说起来真气人,这些刁民真是太可恶了!老子这是反清复明,怎么就没几个人支持呢!”一想到这里的时候,唐霸还有一肚子的气。

    在他看来,清廷满族那都是异族。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他想来——只要自己喊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那应该会有很多老百姓来争相投靠他才对。他以前读明史的时候,读到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些桥段,那是看的是热血沸腾。以前他是没机会,只能心里憋着。好不容易如今有了这个机会,那是不是就该看看他唐霸唐大寨主的手段了。于是他在攻打下了故城县等几个县城之后,一方面处决了一些顽固分子,另一方面又收罗了一些落魄文人。因为看过一些书,他也知道一个道理——这打天下的人,那是必须要有军师的。对于这一点,他还是很赞同的。没看见吗——就连县太爷当官那还要张罗一个师爷呢,这打天下的人那就更不能马虎了。

    于是当他打下了三个县城之后,也算是装了一回文明人。刘大耳朵三顾茅庐的典故他早就已经听的耳熟能详了,他心想——刘备三顾茅庐算什么,我老唐也可以啊!不要说三顾茅庐了,就算四顾、五顾,或者是六顾、七顾也不成问题啊!一想到这些的时候,他当时可得意了。他认为自己这么礼贤下士,那能人贤士还不是源源而来。

    但事实很快就给他抽了一记大耳光!他先是找了一个张举人,一开始做的也是像模像样的。礼物那是必须要备的,就连拜帖都准备好了,可谓是礼数做的很是周全。但人家一听是唐霸,连门都不敢开。

    本来照唐霸以前的性子,他早就已经破门而入了。但是这次他忍住了,毕竟好歹也是做大事的人。这不是才一顾茅庐嘛!不过好像这张举人的茅庐够豪华的,占地十余亩,屋舍百余间。等他准备二顾茅庐的时候,这张举人早就带着家人和几个心腹举家逃跑了。由于没有事先防备,还真让人逃出城外了。毕竟张举人有钱啊,不缺行贿的那点银子。当时唐霸也没给自己的那些手下交待,要他们看住这个张举人,结果就闹了这么一出。

    好嘛,这张举人溜了。那别的举人还有没有了?他派人查了一下,三个县城之内没有当官的举人也就是四个人。一个正好到京城去了,一个到江南行万里路去了,至于张举人大家也知道,刚刚才溜走。

    “好啊,还有一个呢?他是哪个县的?我们继续去三顾茅庐。”当时唐霸还是很兴奋的,但很快就被自己的手下给浇了一头的冷水。

    “寨主,还剩下的蒋举人今年都七十一了,现在躺在床上就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本来前年朝廷下了恩旨,准备让他当一任县令。可是这个蒋举人当时身体就已经不行了,最后也就没当成。”

    哗的一盆凉水浇在了唐霸的头上!好嘛,一个上京,一个游江南,一个溜了,还有一个快断气了。好吧,既然没举人,那就只有拿秀才顶上了。至于直接招降官员,其实他也想啊!但在占领这三个县城的时候,三个县令和他们的幕僚佐官要么死的死,要么逃的逃,实在是没人啊!

    在出了几回洋相之后,唐霸后来总算是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招募了几个谋士,其中一个叫钱龙星的中年秀才被他任命为自己的军师。

    这个钱龙星今年46岁,自从十几年前考中秀才之后就一直在原地踏步。这次他做这个军师,其实也是被逼的。这个家伙好歹也是一个读书人,一开始总是拒绝的。但无奈骨头软了一些,被刀架在脖子上之后,也就只能从了。

    招募一个军师尚且有这些波折,那他招募的这两万大军又是怎么来的呢?

    那些被他吞并的山寨还好说,都是土匪,只是换一个老大而已。但招募老百姓的时候,就开始遇到麻烦了。反清复明的口号的确能够感染一些人,但毕竟只是少数。现在正是康熙皇帝在位,国家正是强盛的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因此也就没有几个人想造反,毕竟脑袋记在裤腰带上也不是那么好玩的。而且几十年前清军入关的时候,明朝已经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给灭了。当时李自成的起义军发展速度太快,一下子在短短几年间就携带百万大军破了京城。当时该投降的都投降了,只是一个太监王承恩陪着崇祯在煤山上自杀了。当时一切的一切告诉天下,一个新的朝代已经建立——那就是大顺!

    哪知道李自成这家伙自己就是一个坑货!当了皇帝,那也没有一点皇帝的自觉。连自己的手下都约束不住,当时直隶一带的老百姓简直是苦不堪言。特别是地主阶层,许多人都被没收了土地和财产。但这些土地和财产被没收之后也没有分成当地的老百姓,而是装入了他们自己人的口袋。可惜啊!如果当时李闯能够做的严格一点,不要膨胀的太快,或许他也不会兵败而死,清军更不可能顺利入关。

    坑直隶一带的老百姓也就算了,那你做了皇帝的宝座了,一般老成的人都会重用降臣,以此保持朝政和国家的平稳过渡。但这位主真是奇葩,竟然自挖墙角!投降他的人几乎没几个有好下场的!最后更是逼反了吴三桂,让人感到有些唏嘘不已!要是他能够招降吴三桂,这清军怎么能入关呢?如果清军不入关,或许以后也就没清朝什么事情了。

    明朝灭亡前夕,清廷便决定派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统兵伐明,企图再次大掠中原。而几乎在李自成进京的同时,清廷重臣范文程便察觉到明朝将亡,便奏请清廷占领中国。李自成进京十五天后(四月初四),清廷急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入盛京讨论明亡之后的对策。范文程指出了李自成的某些失策和弱点(如肆意刑讯拷问明朝大臣、强行向在京官僚商人追赃、贪图子女玉帛等),断言“可一战破也”,极力鼓吹说:“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衅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他还要求清军改变一味屠杀掠夺的策略,称:“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若将统一区夏(即华夏),非?v安百姓不可”。而多尔衮本来就有吞并中国的野心,在范文程的鼓动下,满清当局立即下令连日急骤兵马,十多万八旗精锐迅速涌向中原。清军本来打算从西协和中协(即今北京市北面及其附近的长城)入关,然而行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得吴三桂“乞师”之信,多尔衮为顺利入关并且让吴三桂彻底投入清朝阵营,拒绝了吴三桂的请求。最终吴三桂剃发称臣,归降清朝,多尔衮遂出兵从山海关长驱入关。

    得到满洲的帮助后,吴三桂又发布檄文,号召汉族地主阶级和富商大贾支持满洲贵族对农民军发起反攻。清统治者与吴三桂的结合,给农民军造成了不利的形势。李自成曾派人招降吴三桂,在吴三桂拒绝后,他立即率兵东征。

    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前,一时难分伯仲。早在四月二十一日,答应援吴的清军便在一片石击溃了李自成派去切断吴三桂后路的唐通部农民军,多尔衮先命吴三桂迎战李自成大顺军。双方鏖战至中午,吴军逐渐实力耗尽,为农民军包围。接着清军猝然袭击,农民军失利,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关。

    山海关败后,京师不能守,四月三十日,农民军放弃京师向陕西撤退。五月二日(阳历6月6日),清军进占京师。多尔衮奏请六岁的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迁都京师。同年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京师,十月一日,顺治帝在天坛祭天,并于紫禁城皇极门举行登基大典,再次即皇帝位,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此举标志着清王朝由地方政权开始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

    清廷的统治者知道汉族地主阶级是可以收买的,也知道他们真正的敌人是农民军。于是采用各种手段拉拢汉族官僚地主,他们宣称“倡先投顺者”给以高官厚爵,并为崇祯帝发丧,替汉人“报君父之仇”,又宣布废除三饷(辽饷、练饷、剿饷)加派,这对地主很有利。当时北方的官僚地主纷纷迎降,与清统治者合作镇压农民军。农民军撤退过程中,清军先于保定、定州两挫农民军,接着向山西进攻。大同守将姜?投降,平阳守将陈永福被俘。到五月初多尔衮入据京师时,清朝已经拥有了北直隶、山西、山东等省份。

    由于北方几乎是顺势而下,清军对这里的破坏比较小。加上当时为了拉拢百姓,清廷把一些从李自成手下接收的田地分给了老百姓,所以许多人还是很感激的。后来八旗贵族在北方圈地,搞的民不聊生。但在康熙皇帝亲政之后,又把许多圈占的土地还给了老百姓,这自然博得了许多穷苦大众的好感。纵观清朝的历史,北方的统治相对稳固,而南方就相对薄弱一些。因为当时清军打下北方的时候,南明急匆匆的建立了,算是稳住了半壁江山。后来清廷在南方几度屠城,杀戮很重,不少人恨之入骨。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要几下江南,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游山玩水,欣赏自己的景秀河山。另一方面也是为安抚江南的百姓,为此也采取了不少办法。

    现在唐霸在直隶作乱,就算他喊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但老百姓也不承认他。他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土匪二代,这个身份叫别人怎么认同。没办法,既然你们不想加入,那他就只有强行征兵了。不加入他的军队,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这两万大军非常不稳定,加上又是新军!搞不好还不是清军这6000之众的对手呢!因此他必须转移,他准备去山东发展。山东可是一个好地方,那里或许更适合他吧。至少他是这么想的!这也是他和钱军师一起讨论过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德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