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宁远情事 第二章 我本姓唐?

作品:《我不是陈圆圆

    我把我那还十分混乱的想法整理成“大内奸”三个字説与崇祯听。

    崇祯心情虽还处于低谷,但听説朝中有什么内奸,不免为之一沭,道:“内奸?圆圆你为何有此论断?”

    我边思索边答道:“皇上,难道您没发觉,无论我大明如何补充兵力、提供粮草,吴大帅如何奋勇杀敌,最终都会功败垂成吗?吴大帅本来可以一举扭转局势,祖大寿坚守许久,却偏偏在接近胜利的时候降了;议和明明就要成功,却有人故意张扬,让這事情公之于众。這还不蹊跷吗?而且圆圆在盛京之时,碰到过祖将军,他説是收到皇上放弃锦州的确切消息,這才投降。若祖将军説得是实情,那分明就有人在误传消息,诱使祖大寿投降啊。”

    崇祯点点头,思索片刻,又有了疑问:“如此説来,這内奸既能左右祖大寿,又能准确利用塘报,来头恐怕不小。”

    我附和道:“圆圆也這样认为。此人既然对边关的瞬息变化了若执掌,那必然是辽东头衔不小的将领。倘若是他亲自跟踪、调换塘报,皇上只要让吴大帅查查這些天有谁不在宁远,不就知道了?”

    “只是那人既然官职不小,就不大可能轻易离职啊,多半是指使别人干的。如此一来,不就查不到了?”崇祯悲观道。

    我忙劝导:“皇上,虽然如此,但若不想办法把那个内奸揪出来,辽东的局势实在危急啊。他能让祖大寿献锦州,説不定还会想办法把宁远也送出去!皇上,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吴大帅就算再骁勇善战,对這样的人又能奈何?”

    崇祯叹了口气,道:“朕這个皇帝,当得实在失败。臣子们一个个都心生异想……”

    我不自主地握了他的手,道:“皇上,您还有圆圆啊。对了,不如,您就让圆圆去辽东查這个奸细吧。圆圆一定会小心翼翼,绝不打草惊蛇,非把他揪出来不可!”

    崇祯道:“朕也就只是相信你了。圆圆,可是你這一去,朕如何放心啊?”

    我猛地记起我还有一支女军呢,便意气昂扬道:“皇上,您忘了圆圆还有一支唐军吗?就让圆圆把這支唐军也带去吧。説不定也能派上大用场呢。”

    崇祯望了我许久,道:“好,圆圆,朕就把大明的边防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一定不要让朕失望啊。”他忽而正色道:“朕就命你为宁远监军。并赐尚方宝剑,有临机专断之权。”

    我心下简直是乐开了花,恨不能跳起来亲崇祯一口:我也可以拥有尚方宝剑?????這可是至高的荣誉。

    才高兴了一会儿,忽而想起洪承畴,想起最关键的议和大计,我立马严肃起来:“皇上,那议和之事怎么办?真的就這样算了吗?”

    崇祯道:“朕也想答应皇太极的条件,但你看满朝文武的态度,朕如何敢再派使臣去?”

    我此时有个想法,不禁説了出来:“其实,只要不把议和堂而皇之的告示天下,暗中答应皇太极的条件,暗中馈赠他银两,這样朝臣们也不知晓啊。边关太平,他们也会以为是皇太极不愿来犯罢了。”

    崇祯摇头道:“這和议达成,如何可以暗中进行?到时清国使臣来京朝见,可不就都知道了。”

    我微微一笑,道:“皇上您赐圆圆临机专断之权,是否也包括议和之事呢?”

    “圆圆,你要……”崇祯不由色变,“但是,万一被朝臣们知道了?那不就……”

    我忽然大义凛然起来:“皇上,圆圆真心为大明。难道皇上连圆圆都保不住么?”

    崇祯保证道:“再怎么説,這天下还是朕的。圆圆你放心,朕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你受到伤害。”

    *************

    整顿了两日,我便率领我的唐军往宁远开拔。

    這次不同已往两次前往辽东。

    首先,我是主帅。很多芝麻事情都要亲历亲为。譬如带多少粮草、何时安营扎寨、何时炊火做饭。还有,碰到岔道、走哪条路等等。幸亏我事先精明,找了两个向导带路,否则从北京到宁远那么长的距离,要我走去,我如何记得?

    其次,這些人是帮女军。尽管接受了一、两个月的训练,但女人终究是女人,体力上比男人自然要差,名堂也比较多。好在“霓裳”、“清雅”二部的女兵有马车轮坐,否则真不知要走到什么时候。

    ……

    刚进山海关,就有一个游击将军上前拱手,一边道:“末将在此处恭候大人已经多日了。”

    原来朝廷事先就派人传达旨意,通知宁远方面将有监军前往,宁远自然派人前来迎接。谁料到我们這些女人走得太慢,那游击将军左等右等,今日才见到我们的影踪。

    我不好意思道:“我们走得太慢了。让将军久等,实在是抱歉……”

    那游击将军客套道:“大人言重了。末将先前还在猜想唐军统领会是何样的奇女子,却没想到原来将军如此年轻,如此…嘿嘿…美貌,大人,末将不是唐突,是真心称赞。”説着,还挠了挠头。

    我咯咯笑道:“将军客气了。我就喜欢军人的直爽!对了,还未请教将军高姓大名?”

    那将军呵呵道:“末将唐通。对了,未请教将军芳名?”

    我心下嘀咕,這个名字有些熟悉呢。听他问我姓名,我不由一愣,道:“怎么,皇上的上谕中没提到我的名字吗?”

    “是啊。”唐通应到,“卑职只知道有一支唐军前来,却不知道将军姓名。将军可也是姓唐?那我们就是本家啦。”

    我胡乱应着,心下暗想,崇祯难道是故意不透露我的姓?毕竟,陈圆圆這个名字万一查起来,是个妓女,影响可就不大好了;再者,或许他有意无意给我留了条后路?万一和议之事再次告吹,是否用“唐将军”的消失来掩盖我?

    那么,這个“唐将军”是不是也表示我不再是陈圆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