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宫廷惑乱 第十章 推荐人才

作品:《我不是陈圆圆

    王承恩接旨出去后,我回以崇祯一个巨大无比的无奈的笑脸,有趣啊,此时真不知该用什么形容词来描绘我的心情。

    崇祯自以为這样做确实能避除陈圆圆藏于宫中的谣言,可如此大张旗鼓把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公之于众,若是真的吴三桂倒也罢了,无论他是否乐意接受,权衡利弊,他必定会承受。

    但是现在這个吴三桂是祖泽治,最糟糕的是,他一定以为我才是陈圆圆,当他欢天喜地从宁远回来看到的是另一张面孔,从天上摔到地下,不知会生出什么样的乱子?然后陈圆圆或者别人发现他不是真的大帅,這个国家就要翻锅了……

    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局面,我不禁苦笑出声。

    崇祯对我這样的行为有些摸不着头脑,眼里闪着精光:“怎么,觉得好笑么?还是你听到吴三桂和陈圆圆两情相悦,内心失落得很?”

    我摇摇头道:“皇上想到哪里去了,圆圆费了這么多口舌,才留在皇上身边,竟换来您的不信任?”

    崇祯脑袋半歪,直想看透我的心:“是吗?……”他忽而神色黯淡下去,“圆圆,你知不知道刚才百官逼朕的时候,朕有多难受,朕当时一门心思就是,一定要把你留下来,绝不让他们欺负你。”我听得這话,心下一酸,对他而言,也确实是难能可贵了。

    他忽而皱起眉头,“可是,你又是如何对朕的?你到底和吴三桂是否有着暧昧,你到底是陈圆圆,还是琉球公主?你对朕,对大明又到底是什么心思?朕一无所知。你瞒着朕這么多事,叫朕如何相信你?现在朕又该叫你什么呢?”

    我茫然地看着他,难道他居然相信我真的是琉球公主?這些男人当中,和崇祯是相处时间最长的,可他也是最不了解、最不信任我的。我叹了口气,沉沉把刚才想好的名字説出来了:“小女子姓尚,单名一个娇字。”(既然连他都没有发觉我的谎话,那我就顺理成章接纳這个身份好了。免得又要去捏造一个出来。我也蓦然发现自己始终放不下“娇娇”這个名字)

    “皇上,我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的。我对大明的心思,为大明所作的事情,别人若不知,也就罢了。难道连皇上也要怀疑我吗?既是如此,那這个什么统领我也不想做了。田妃西去,我义父必定为之神殇,他年纪也大了,我就去田府陪他吧。”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説出的這番话是真心还是假话,是对崇祯的心灰意懒?还是我潜意识里的以退为进。

    崇祯听我這样説,态度自然软下来:“圆圆,朕还是叫你圆圆吧。朕不是不信你。只是,朕发现越来越不了解你,朕有些怕啊。這个时候,朕最不愿的就是失去你啊!”他的脸上现出愁容,我猛地发现,他又苍老了。

    “你説为田妃守孝,是你的借口对吗?你不想嫁给朕?”

    “不是。”我脱口道,“只不过,我没有心理准备。而且,当真冲撞了田妃娘娘,那也是皇上不愿意看到的啊。”

    “是這样吗?”崇祯拉我的手入怀,“圆圆,不管怎么説,还是留在乾清宫好吗?朕不会强迫你什么的。”崇祯言辞恳切,软语挽留。

    我只好轻轻点头,回田府对着田弘遇那个没人性的糟老头也实在没趣。我轻声道:“既然,圆圆答应留下,那么皇上就不要召吴大帅回来罢,边关终究风云莫测……”

    话未説完,崇祯脸色一变,决然甩开我的手,愤怒道:“你老实回答朕,你是否喜欢吴三桂?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他和陈圆圆相见?还是你和他们一样,根本不是真心对朕。這个大明就只是朕一人的?!为何一个个都不肯替朕真心实意做事?为何一个个都在打着小算盘?圆圆,你是不是也早有打算?你也对朕失望了,对不对?……”他已然有些歇斯底里,面临崩溃……

    他這都説得是哪里和哪里啊。就算我喜欢吴三桂,也不表示我在打什么自己的小算盘啊。

    若是以前我看到他這副模样,定然于心不忍,毕竟他這皇帝当得实在是窝囊。没有一个大臣把他当皇帝,战事连连,民生凋敝,大明朝几代皇帝积攒下来的漏洞通通在他身上暴露无疑,這一切似乎都只是他一个人的错。想到后世人给他冠上杀害袁督师的罪魁祸首,把大明江山最终丢失的责任归咎于他,实在也有些冤枉了。

    可今日,我忽然对他這副性格有些厌倦,是的,虽然崇祯不该承担這一切,可作为皇帝,就该有个皇帝的样子啊。为啥就不能运用他当皇帝的强权,来保护那些真心实意为大明、为他的忠臣?还真的只能在女人面前显示威严?

    想起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大明亡就亡在自己人手中。倘若不是這些人尔虞我诈,也不至于弄成今日国之无人的局面!可假若崇祯能够拼了命保住袁崇焕、保住杨嗣昌、保住洪承畴,也不至于如斯境地。

    或许,我对他失望了,或许,我现在已经信服了吴三桂的话。

    倘若崇祯到此时还不振作起来,还不拾起皇帝的威严,那大明又如何有救?!

    我望了眼他,不禁叹了口气。此刻,忽而想起龚自珍的那首《己亥杂诗》,不由吟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崇祯听我诵完,不禁怔住了。他怎知我突然间来了个急刹车加大拐弯,还吟起诗来。

    他半天才反应过来,于是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好,妙!圆圆,你這诗做得实在是好,説到朕的心坎里了。那些臣子们一个个实在不象话,朕如今缺的就是這些肯死心塌地为大明的人才!朕也希望老天爷能给朕多带些人才,圆圆,你就是其中一个啊!”

    他又拉起我的手,道歉道:“圆圆,刚才朕一时情急,説错话了。你怎会和他们一样呢。”

    我无语了,崇祯怎么就会错了我的意思?這诗説的多明白,虽然现在不是万马齐喑,而是好些动物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狂吠不已,但关键都在于领导者啊。要抖擞的是崇祯你這个天子,而不是上天。

    這个皇帝……有时候真有种冲动,当众人逼迫他,他自己又踟躇、毫无见地时,真想拍拍桌子,帮他发次威!真想恨铁不成钢似地骂他,做皇帝做成你這样,不如让我来算了!可惜我不是武则天。我摇头暗笑,怎么自己突然萌生這样的想法?唉,估计我也做不来。

    正在這里想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崇祯见我呆在一旁默默不语,便轻声问道:“圆圆,你可是在想如何帮朕选拔人才?”

    “啊?”我一愣,旋即脱口道,“皇上,這人才是不少,关键是你……”我还没把话説完,崇祯就兴奋地打断道:“哦?莫非圆圆有好的人选,倒不妨説出来听听。”

    我真是不知説什么好了。看他好容易精神振奋了点,我也不好再説其他,心中想该挖些人出来敷衍,一时想不到别人,竟直説道:“史可法,皇上可识得此人?”

    崇祯哑笑道:“圆圆来打趣朕不是?他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在户部任职好长一段日子。只是后来擢他为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专对付那河南、湖广一带流寇,孰料情形不见好转,平贼限期已逾,两年前就罢了他的官。”

    我叹了口气,道:“湖广、河南本就是流寇最猖獗之处,史大人竭尽己能,即便收效不佳,始终是大明臣子效法的典范。况且,圆圆听説史大人廉洁奉公,与部下同甘共苦。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部下们对他是爱戴效忠。皇上,如今大明不正缺着這样的人才?”

    “皇上,不若把史大人重新起用,诏至京师,也好让天下知道皇上求才若渴,史大人此番能得到皇上钦点,自当更加为皇上效命!”

    “你説的也有道理。”崇祯突然眼前一亮,道,“朕要多召一些這样的人才进宫,赐宴武英殿,圆圆,你説説还有谁也够资格?”

    “绍兴推官陈子龙。”我就這么些斤两,看他如此兴奋,只好把我那结拜的大哥推出来。但阻止吴三桂进京之事,却也不敢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