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海上漂萍 第四章 琉球之行

作品:《我不是陈圆圆

    郑芝龙答应了我的要求,水师出动,分作两拨朝琉球开进。

    对于水仗,我是一窍不通。所以很自然的,当郑芝龙水师全力开赴的时候,我和世子尚贤作为“精神支柱”和VIP,留在了压轴的船上,慢慢漂荡过去。説实话,冲锋陷阵這种疯狂的事情,确实不适合我去做。何况总要看到那么些人厮杀的场面,太残忍,会做噩梦的。

    説到底,我也懦弱,在崇祯要砍我脑袋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其实,我怕死。虽然我能够説得慷慨激昂,但生死的事情,我还是没有看开,所以我选择能避则避。就像某些事情、某些人一样,我一时无法接受,一时无法面对,所以我选择离开、选择逃避。

    *********

    郑芝龙部将郑彩、郑联两兄弟率一队前往突袭留在本部半岛的日本舰队,而郑芝龙则率众由本岛的南端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了包围都城的日本萨摩藩军队。

    按规置,郑芝龙等我和尚贤也上岸之后,才可以随同一起进城。于是,当我跟随着尚贤世子出现在琉球的国土上,琉球的国人们是夹道欢迎,热情异常。

    他们的世子果然不负所托,从大明搬来了救兵。虽然时间晚了不少,让国人们吃了不少苦头,但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很快就淹没了他们连日的辛苦和绝望。

    顺带説一下琉球這个国家。

    琉球王国是一个群岛,包涵了大小七十余座岛屿。其都城,名叫首里。首里的布局因为受到中日朝乃至南洋的影响,而区别于任何一个国家。

    首里城,座落在山丘之上。其正中的王宫,正殿西向大陆,就像一个孩子用渴望的眼神遥望着自己的母亲,颇有深意。正殿左右分别是北殿、南殿。北殿是专门用来接待大明使者,区别于其他国家。而自从琉球被日本萨摩藩入侵之后,又另辟稍小一些的南殿专门用于接待日本使臣。

    琉球,在风雨交夹的海上飘摇着的小国,得以保存至今日,其付出的尊严和财富,倒也着实让人叹惋。

    由山而上到首里城,城外有一三间牌楼式的门,牌匾题额为“守礼之邦”,为大明皇帝册封琉球国王时所赐。(据説,仍旧是现在日本的国宝。)对于中国文化,琉球人是十分仰慕的,這在首里倒是处处可以体现。

    譬如王宫正门的奉神门,也和大明一般王府一样,门口坐着两只炯炯有神的石狮,雕刻地栩栩如生,而奉神门作为王宫大门,比起故宫自然逊色很多,但亦同样的庄穆威严,共开门三道。老国王尚丰亲自站在中门前,迎接大明来的使者。

    尚贤看到乃父,不禁泪水夺眶而出,上前给他父亲磕了磕头,口里歉疚道:“父王,儿臣来迟,让父王受惊了。”

    尚丰扶起尚贤,欣慰道:“吾儿从天朝迎来天兵,已然是大功一件,快快起来,莫让天朝使者给笑话了。”説着,还纳闷地望望我。

    郑芝龙也疑惑了,怎么尚贤都过去磕头了,我还在這里站着。他转念一想,也对,谁让我已然是大明的人,不便行大礼。

    然而此时,我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轻声唤了句“父王”。這一声,让尚丰听得云里雾里。

    尚贤道:“父王,這位是天朝的唐将军,皇帝陛下的唐妃娘娘。”

    琉球国王听得此言,不禁要下拜,我赶忙托住,道:“万万不可,末将已然是老王爷的女儿,這可受不起的。”

    尚丰疑惑地看看我,又看看尚贤。

    尚贤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尚丰明白过来,不禁笑逐颜开:“本王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可以有這样好的女儿,当真是天朝恩赐了。”

    穿过中间的大广场——御庭,尚贤在正殿隆重地招待了我们。正殿有两层,南北八楹,皆仿大明之制。

    一时歌舞上来,伴随着异域风情的轻慢音乐,翩翩起舞的曼妙女子,将琉球持续了长时间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君臣上下轮番向我和郑芝龙敬酒劝饮。一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

    对于他们的救国恩人郑芝龙,从国王到臣下都是异常的感激、热情。尚丰更拍着胸脯打包票説道,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事情,只管开口。

    郑芝龙怎么会让這么好的机会白白错过?他乘机瞄了我一眼,我当即会意。对着尚丰道:“父王,儿臣有个请求。”

    尚丰客气道:“娘娘请讲。”——我不是什么娘娘好不好?算了,暂时不和他争辩。

    “儿臣想请父王开关市,允许各国商人来琉球互市,即可增加国政收入,亦可使国人借此谋生。如今琉球今日本這一闹,百废待兴。琉球不是农耕之国,不如借此昌盛?”

    “只是,如此一来,那些倭人不是更加名正言顺了吗?我国哪有這么多兵力去对付?”尚贤忧心道。

    “王兄此言差矣。当初大明是因为倭寇骚扰,将沿海港口悉数封闭,将靠海的百姓通通内迁。此举非但没有杜绝倭寇,反倒使得倭寇更加猖獗,甚至和沿海的一些富户商人相互勾结。其实,浪人倭寇只是少数,大部分人是想正正经经做生意,可是大明严令通商,便使得那些商人只好铤而走险,做出這样虏劫抢货的勾当。倘若严格把关,定好规矩,不让那些少数人捣乱,与各国贸易才是正路。”

    尚丰点点头,我继续道:“郑大人在海上有着‘闽海王’之称,那些倭人、红毛番人见着郑大人的旗帜,都是闻风丧胆,倘若郑大人亦加入此中,料来,没有人敢无事生非了。”虽説我当时在郑芝龙面前模模糊糊撒了个谎,言説琉球有不少国外贸易的港口。但我只要能説服尚丰父子开关市,让他打理,倒也没有食言,对于郑芝龙来説,比起接手或者参与进来,新开一个关口,肯定是更大的诱惑。

    尚丰和尚贤一齐看向郑芝龙,他们心里如何不知道郑芝龙的如意算盘?但此举对琉球确实是有益无害,而且对于自己的救国恩人郑芝龙,他们又如何可能拒绝?

    贸易之事搞定,郑芝龙就率众回返,张罗着忙去了。

    我写了张表上奏崇祯,大大歌颂了一番郑芝龙的功绩,托郑芝龙带回去。而我,按着我来的本意,暂时留下来了。明着是説,我要好好游览一番,体会一下异国情趣,实则,我在逃避回国。

    *********

    由首里往东行,乘船离了本岛,不一会儿,就到了非常小的久高岛,属于知念间切,琉球人称之为神之岛,据説是琉球人的女祖光奄美神从上天下凡并赐予人们五谷的地方。

    我陪同尚丰前来参拜祭祀,算是感谢這位光奄美神庇护着国人,并祈求女神能够继续赐予他们好运。

    比起中国的祭天封禅等等,琉球国王的祭祀简直就是小儿科。

    率了国内几十个大臣,百来个侍卫乘了一艘大的王船,几艘小舢板开过去。另外,准备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当作贡品,也就仅此而已。

    然而,就因为唯一的一次出城,去参加這次小规模的祭祀,一件不大不小的祸事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