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天下水火 第三章 不同凡响

作品:《我不是陈圆圆

    郑芝龙无奈,只好让大公子郑世恩出来和大木较量。

    我既説大木是我的义弟,郑世恩赢了他便不好;但郑芝龙自认为一方霸主,三个儿子更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又怎么甘心轻易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手中?

    但是我的一再坚持,尚贤的帮腔,使得郑芝龙根本推托不得,郑世恩显然也知道父亲此时的尴尬,心里也犹豫着。

    郑芝龙沉吟片刻,对郑世恩道:“唐将军盛情难却,吾儿就尽力为之,点到即止。”

    郑世恩点头表示明白,此言是让自己尽力而为,赢是一定,只是稍领上风,不要太过火就是。

    大木沉静地朝郑世恩微微鞠躬,一个马步稳扎,摆出了一个守势。站在对面的郑世恩伸出双拳,手背上青筋暴露,狠劲非常。

    郑世恩一个飞身就朝大木而去。左拳先收后出,朝大木袭去。大木冷眼而待,当郑世恩的拳头离自己的胸膛还有几寸时,身子一矮,就从郑世恩底下穿过。他的双手抓住郑世恩的飞起的双腿,就要从自己的头顶摔过。郑世恩意识到不妙,赶紧空翻,往一边退了几步,避过大木這第一招。

    此时,场上的郑世恩和其父乃至郑氏其他二兄弟,都清楚的意识到,大木的功夫绝对不在他们之下,郑世恩也根本不存在让与不让的问题了。

    对于大木的功夫,我一开始还是持有保留态度,毕竟自己接触到的吴三桂、多铎、乃至祖泽治這些长期奋斗在辽东战场的猛将都是武功超强、高手之中的高手。他们或是名将之后,或是帝王之家,幼时自有名士武师教导。不似郑芝龙本是海盗出身,又是以商场利益为最大,虽然儿子们也要求严格,但武功上自然不比他们,更不要説延请名师指点了。

    所以在看到大木稳扎稳打练武之时,我始终觉得他的武艺平平。再加上年纪又小,好在猜测着郑世恩這几个兄弟的功夫也不怎样。所以,在大木要求比武這一项上,我还是满足了他的意愿。不管怎么説,幼时的经历还是在大木心里划下了很深的印迹,只有和兄弟的正面较量才能解开這个心结,真正的拾回信心。

    此时见到他和郑世恩比武,只一个回合,我就彻底的放下心来。大木比起郑芝龙的其他几个儿子,实在是出色许多。

    郑世恩发现低估了大木,不由全力备战。但是只一个回合,大木已经知道郑世恩的武功底蕴到底如何,比起和那只猛虎相斗,眼前的郑世恩根本不能算什么。

    果然,拳掌拆了几十招下来,郑世恩渐渐落入下风。他年纪是三兄弟之中最长的,武功自然也最高,但是這一路打下来,一个小小年纪的无名之辈却让自己根本讨不到半分便宜,這样面子上如何挂得住?越是這样想,就越是心里焦躁,手脚上就越发的毛躁不利索。

    這一下子,大木连续变换招数攻击郑世恩下盘,郑世恩不由连连躲闪后退,心下着急,他突然停止后退,一个箭步上前,两拳交迭而出,希望来个突然袭击。

    大木见他突然回马袭来,双手一收,身子往旁边一斜,双臂好像在身后掉转过来,将郑世恩猛烈冲出的双拳紧紧锁住。反手撑着他的手臂,身体突然柔软顺滑、如蛇一般,就从郑世恩的双臂怀抱之中掉了个个,大木的手掌已经在郑世恩的傻眼下,从双臂转移到他的咽喉。

    也就在那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个瞬间,大木不知怎么就轻松将郑世恩从自己的背上翻了出去,重重的摔倒在地。

    我這门外汉还没看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大木就凭着柔道已经战胜了。赢了郑世恩,也赢得了郑芝龙的刮目相看。

    郑世恩爬了起来,不敢抬头,就灰溜溜的坐回位子上去了。

    儿子落败,郑芝龙微微一讪,旋即赞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唐将军的這位义弟,看似年纪轻轻,但却是英伟不凡。在武艺上,更是意外的出众了得。唐将军有此义弟,实在是可喜可贺。他日谋取功名,想来也是大明的栋梁之才了。”

    他這话虽然是客套话,但我看他的眼神,知道他的赞赏却也是由衷的。

    大木的這一个第一印象,已经成功塑造完毕。

    我起身拉着大木走到郑芝龙身旁,优雅笑道:“大木确实是少年英雄。难得郑大人如此赞他,只不过,他不止是我的好义弟,更是郑大人的好儿子啊。”

    郑芝龙听我這话,顿时愣住了,怀疑自己的耳朵,看着不知所云的我。

    我朝大木努努嘴示意,大木便上前朝郑芝龙单膝跪下,道:“郑森见过父亲大人。”

    郑芝龙此时才反应过来,脸色刷的变了,倏地站起:“你……你是森儿?”

    大木抬头望向郑芝龙,眼光有些闪烁,郑芝龙也仔细端倪着大木,许久才点着头道:“森儿,你当真是?没想到你都這么大了……”他的语气也有些哽咽,只是不知道這一对父子是真的父子情深,还是作秀,尔虞我诈……

    郑芝龙扶起大木的双臂,一阵絮叨。

    我命人在郑芝龙座旁加了个座位,让他父子二人“假惺惺”的説话,一边道:“森儿是个可造之才,圆圆有意让森儿去南京的国子监读书,不用多久,森儿定成为一个文武全才。”郑芝龙诧异地望了我一眼,他心里定然不明白我为何会那样看中他本就不喜欢的儿子,还要送他去国子监读书。想来国子监若不是皇亲国戚也都是名门世家,他郑芝龙只是从海盗走上来的总兵,儿子有此殊荣,实在难得。

    我之所以這么做也无非是想告诉郑芝龙,我是如何看好他這个儿子。只有這样,郑芝龙才会逼得自己更加偏爱郑森。也只有趁着大明还在之时,——我还可以倚仗崇祯的宠幸,为郑森顺利赢得郑家這庞大家族的支持,得到郑芝龙那浩大的军队和船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