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体验

作品:《热血官途

    李辰帮赵新哲等人叫了一点夜宵送过来,然后和唐伟一起,将他们从电脑前拽了出来:“新哲,咱们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另外咱们再谈谈网站的发展计划。”

    赵新哲等人热情高涨,但也确实有点饿了,脑力劳动同样消耗能量,当地甩开膀子,大吃起来。[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等吃得差不多了,赵新哲才道:“分享这个功能,我们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现在在做进一步的优化,还有插件开发。”

    比邻网的基本架构,就是个人展示,加好友系统,构建社交网络与人际互动,别看这个基本架构很简单,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复制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如果这个网络能够织成,将具备超级强大的粘性,借助这个平台,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虚拟社区。

    而反过来,虚拟社区能够提供的服务,又会在初期决定大家是不是会选择这个虚拟社区,所以大家都相关应用的开发,都很重视。

    与国内现有的社交网站提供好友动态相比,比邻网增加了转帖分享这个类似于微博客的功能。

    李辰刚刚体验了这个功能,应该说赵新哲、方皓、吴俊杰和沈柔的组合,能力非常强大,效率也很高。比邻网的分享功能简洁而高效,使用非常舒服。

    不过他们是技术问题,对技术方面很关注,其他方面则会欠缺一点。

    李辰道:“我刚刚试用了分享功能,感觉很不错,技术上的问题我不太懂,我有几个想法,说出来给你们听听,看看有没有道理。”

    “首先,就是这个分享功能,分享内容的来源,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分享日志,我觉得这个功能是非常棒的,至少他比很多博客网站,需要自己去刷新页面,才知道自己关注的博主有没有更新相比,变得更加便捷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也可以体现我们网站的优点,确实就在于网络,而网络的魅力就在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对类似博客这种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

    赵新哲点了点头:“对,社交网络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筛选,以及互动交流。”

    李辰道:“但是这有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初期,可能会更加明显,那就是内容的来源,仅仅来自日志的话,就比较窄了,尤其是在用户数比较少的时候,可以分享的内容就很有限,我觉得,分享这个功能,最终的状态就应该是大家通过这个版块,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而不是再去别的地方去寻找。”

    “就算初期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也要尽量减少这样做的需要。”

    赵新哲挠了挠头,下意识地问道:“是啊,你说的这个很有道理,但是怎么才能够实现呢?”

    方皓突然笑道:“这个倒也简单,我们可以开发一种页面插件,可以让使用者在浏览别的网页时,也可以一键转发到比邻网。”

    赵新哲恍然大悟:“对对对,可以通过插件解决,并不是太复杂。”

    吴俊杰道:“技术上不难,但是挺重要的,说不定就能成为我们初期打开局面的一款利器。”

    说着,赵新哲和方皓就开始商量要设计怎样的插件,具体如何设计,李辰见状连忙打断他们的讨论:“具体的技术细节,你们以后再讨论,我接着说一说我的感受。‘

    “好好好,李子你说吧,你总有很多好的想法,”赵新哲说道,其他人也觉得这话很正确,李辰刚刚提出来的这一点确实非常重要。

    社交网络加上分享这个功能,可谓是对现在非常走红的博客模式的一种突破,而加上一键分享这个大杀器,那就进一步突破博客,而是将各大新闻网站,乃至所有的网站内容,给纳入进来了。

    仅此一点,又要超出博客很多。

    相比博客,分享功能其实具有三大优势,其一就是信息筛选,其二则是传播的速度和便捷性,而其三就是消息的来源,不仅仅是原创日志。

    在初期,大家可能还要到别的网站上,去寻找消息来源,然后转发到比邻网,如果比邻网的分享功能真的做好了,成为大家关注新闻的第一选择,到时候就可以反过来吸引新闻媒体进驻,随时发布最新的新闻消息。

    “从理论上来说,单位也是社交网络中的一员,而且为了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力,他们也有参与这个网络,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的迫切愿望,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也想想办法。”李辰说道。

    赵新哲点了点头:“对,拉一个企业进来,特别是那些大的企业,就能给我们带来一大群用户,这个就要看唐总的本事了。”

    李辰道:“嗯,可以试一试,初期可以对一些单位展开公关,我说的不仅仅是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加入进来,还有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代表单位的形象加入社交圈子。”

    唐伟笑道:“李总,智业公司是不是考虑首先加盟呢?”

    李辰不由笑道:“好啊,等你们网站上线,智业公司,乃至东江管委会都可以加入,至于咱们园区这么多公司,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唐伟点了点头,高兴地说道:“没有问题,有了智业公司和管委会,我们出去跑也会更有底气,这些企业单位,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人气,更重要的,他们还是我们未来的收入来源,重要客户呢!”

    大家一想,也对,网站日后要盈利,肯定要想办法赚钱,互联网主流的商业模式有两个,一个就是向公司收钱,主要方式是提供广告服务;还有一个就是向用户收钱,主要方式是提供增值服务。

    而国内的互联网环境,普通的网民普遍不习惯付费,要盈利就只能从广告和公司客户身上打主意了。

    李辰点了点头:“嗯,社交网站只要有人气,广告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这个也应该成为比邻网未来的商业模式,风投对商业模式非常重视,只要你们能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并且表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与管理水平,就能够为风投所接受。”

    李辰虽然不是专门搞互联网的,但是最近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特别是借鉴了美国那边一些网站的做法,吸取了几种类型网站的各自优势,提出来的建议非常精准地切中要点。

    李辰道:“我的另外一种想法,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处在很多不同的圈子当中,譬如同学、同事、亲戚、网友等等。虽然说社交网站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关系传递,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并不希望我的关系全部大白于天下,可能我和同事这个圈子的互动,并不希望对同学这个圈子公开,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这种私密性的要求?”

    唐伟笑道:“李子你提出这种想法,肯定是因为你有这样的需要,可能你们当官的都需要,不然的话,怎么向自己的那么多红粉知己交代?”

    李辰顿时大囧,他也确实是想到自己的情况,如果真的将现实的好友圈子代入的话,难道让大家都知道自己认识陶坚、李继东等人?所以他觉得,哪怕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也要照顾到私密性的要求。

    吴俊杰说道:“从技术上来说,这也不难,我们网站的设计已经包括了圈子这个功能,只要增加一个对不同圈子的开放、保密设置就可以了,这个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网站数据库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方皓道:“这一点其实我们也在考虑了,除了圈子这个设置以后,还有针对特点对象的喊话和分享,也就是每次分享选择全部,或者选择具体的对象,再针对圈子设计一下,就可以了,未来我们可能还会嵌入式的即时通讯功能。”

    李辰点了点头:“对,这个可以作为我们的技术发展路线图,但是这个也提醒了我们,我们的对手很强大,像腾讯如果加入进来,借助海量的用户基数和已经形成的网络关系,可以很轻松地干掉我们,而国内的互联网环境,大家也都清楚,那就是山寨成风,只要我们表现出良好的势头,马上就会出现跟风者,所以我们一定要快,也一定要考虑清楚,做好技术储备。”

    赵新哲等人都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网络不像别的技术产品,拥有专利的保护,注定要面临山寨者的激烈竞争,普通的山寨者也就算了,他们有信心做得更好,始终保持领先,但是遇到腾讯这种行业巨头,又拥有数亿用户这样的大杀器,一旦正面拼杀,恐怕只有被灭这条路。

    李辰道:“不过我们也不用怕,巨头在创新方面的反应通常都会比较缓慢,你们看国内最大的校友录,在校内做起来以后,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反应,眼睁睁看着这一块资源被人做了,如果他们当初反应快一点,绝对可以干掉校内。”

    “当然,随着校内的发展,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所以,我们的每一步都要做好了,时时刻刻都要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