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走入正轨

作品:《繁华大唐的背后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贞观初年秋,长安城一品堂外人山人海,这些人都是为了排队买玻璃镜子而来的,由于穿衣镜刚刚面世,产量并不高,所以每天只卖几十面,所以引起抢购。小镜子和透明玻璃倒是充足些,不过也要预定了。魏叔琬非常心黑的把穿衣镜价格定在五百贯钱一面,小镜子则是二十贯钱,都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的,镜框都是魏叔琬自己设计的,十分新颖,小镜子更是做成梳妆盒的模式,倒是透明玻璃因为用的多,所以一面透明玻璃售价一贯钱,魏叔琬首先把一品堂、自家宅院和郑国公府换上了。母亲裴氏倒是非常高兴,毕竟换上玻璃亮堂不少。倒是魏徵说了句奇淫技巧。现在魏叔琬总算体会到了财大气粗的感觉,倒是这小半年没有白忙。

    首先需要炼焦,这个倒是没什么说的,让王二雇佣了些人采煤炼焦,魏叔琬对雇工到不苛刻,所以倒是有很多人拖家带口直接就住在矿山这边了,倒是烧制玻璃费了些功夫,首先是保密问题,魏叔琬建立个比较封闭的作坊,作坊里的每个人都是死契,由于烧制玻璃技术比较复杂,魏叔琬决定买那些会烧制瓷器的人,本来这些手艺人就不算多,魏叔琬还要买那些拖家带口的,因为这样人家才会死了心的跟着你。手艺用了两三个月才买了七八个人,又挑了些勤快机灵的年轻人过来学习,就这样又用了四五个月才烧制出来成品玻璃以及玻璃镜子。玻璃镜子面世以后果然引来别人的觊觎,要不是魏叔琬露了面,别人看到是魏徵儿子的生意,这才不敢下手,魏叔琬也终于放心了,毕竟这些事情魏徵也不知道,倒是母亲裴氏多少知道些。

    魏叔琬城外的庄子也已经修建了一半了,这小半年来还真是花钱如流水,魏叔琬对自己的庄子修的十分舒适,温泉那里修的更是有些奢华,还在山下建了暖棚,留着冬天吃青菜的。又让另一个掌柜刘保国组建了一个商队招收了很多伙计,负责把一品堂的东西卖到别处,毕竟长安城人口有限,同时这个商队还负责收购粮食,魏叔琬在长安城内建了三处粮仓,城外庄子附近还有五六个粮仓,现在已经囤积了十几万石粮食,要不是玻璃镜子已经开始盈利,魏叔琬还真就没钱了,现在可算是再也不用怕没钱了。

    由于玻璃制作已经成熟,魏叔琬现在也不用去了,手中又有了几万贯钱,每天还有不少进项,魏叔琬打算多收养些儿童,一来这是个善举,二来养上几年这些儿童就可以成为他的帮手,有了自己的人才体系,以后做什么都方便,毕竟以后魏叔琬有些事不好自己出面,还是从小培养的人可靠。同时打算扩大商行的规模,多组建几个商队,毕竟每个地方的物价不一样,低买高卖是稳赚不赔的,而且自己也打算在大唐每个大城市都建立个一品堂,正好可以收集各地物价情况,顺便建立自己的情报体系,就是这样一个想法,一品堂成了大唐最大的情报系统,以后除了不能公开抓人,简直成了大唐的锦衣卫。

    想到了就做,马上带着王二去了一品堂,在后院见了掌柜李进忠。问了下一品堂的经营情况。

    李进忠回到:‘由于镜子已经销售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不像开始时那么火爆,现在一品堂进项已经平稳,每日都有几千贯钱的进项’。

    我吩咐李进忠:‘现在开始招收掌柜,在挑选些机灵的伙计,准备去其他的城市开一品堂分号,先准备开五个分号,分别开在洛阳、太原、襄阳、扬州、益州(成都)’。

    李进忠听明白我的想法后,就下去开始安排人去做了。我又把李保国找了过来,吩咐他开始收养孤儿,然后在找些落魄的书生和会些功夫的游侠,从孤儿中挑选些聪明的教他们读书识字,在安排写掌柜的叫他们算账,身体好的可以教他们练武。粮食收购也不要停,要能把粮仓装满才好,要知道魏叔琬建造的粮仓每个都能装十几万石粮食,全都装满估计要一百多万石了。虽然不知道东家收购这么多粮食有什么用,

    收养孤儿还可以说是积福做善事,可收购这么多粮食有什么用,有的还花高价从外地运回长安,反正东家有钱,自己只要听东家吩咐就好了。

    现在的一品堂商队已经有一百多人了,都是长安城附近的穷苦百姓,魏叔琬打算在招收些人,专门从周边收购粮食,然后等其余的一品堂分号开好后把商品从长安城运往各地,再把各地的东西运到长安,这一来一回的利润应该也不少。魏叔琬感觉现在帮手还是太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安排,自己应该多找些掌柜了,等自己的人才培养起来恐怕还要几年才好。

    之后魏叔琬又去城外的庄子上看看,现在的庄子简直是个大工地,由于魏叔琬要建造那种专门度假用的温泉山庄,所以很多东西都要从山下网上抬,这就加大了施工难度,温泉分为室内的和室外的,室内温泉从外面引进的热水,里面的摆设很多,比如架子、屏风、躺椅、桌子之类的都是工匠精雕细刻的,而室外的温泉更好,亭台楼阁修的也是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而山下的庄子也找到了雇工,五百多亩地一共三十几户人家,正好一个小村庄,魏叔琬的暖房也建造好了,一共三个暖棚,十几个人在照顾,怕温度低,里面有烧煤用的炉子,魏叔琬已经把方法教给他们了,到了冬天就不怕没有青菜吃了。

    在庄子上四处看了下,又了解了工程进度,估计要等到快入冬了才能完工,魏叔琬就离开了。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丫鬟春香刚刚伺候魏叔琬洗漱完毕,小弟魏叔璘就来了,这段时间魏叔璘没少从魏叔琬手里拿钱出去玩乐,也因为如此,兄弟两个的感情更好了。在自己这又有丫鬟伺候,弄得魏叔璘没事就过来。兄弟两个在一起聊会天,主要是魏叔璘在那吹嘘自己怎么这么样的,魏叔琬也没怎么说他,用过晚饭后兄弟二人就一起回郑国公府了。